2025年中国新生代群体全景洞察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中国新生代群体,即1995至2009年出生的年轻人,正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这一代人总人口约为2.6亿,虽仅占全国人口的不到20%,但其消费规模已贡献全国总消费的40%。预计到2035年,其消费规模将增长至16万亿元,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他们是数字原住民,追求个性化与自我实现,接受过良好教育,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放包容的态度,兼具全球视野与民族自豪感,普遍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新生代群体的日常生活高度数字化。根据调研数据,他们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其中约70%的时间用于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线上生活成为主阵地,81%的年轻人热衷于刷短视频,社交媒体、获取资讯、线上消费和电子竞技紧随其后。其中,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更活跃于线上消费,而低线城市则倾向于短视频和阅读。新生代主要通过网络渠道获取信息,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是他们最常用的渠道。

线下社交以聚会为核心,近八成年轻人每月至少参加一次聚会,男性的聚会频率相对更高。聚会场所主要集中在商场、餐厅和户外,女性更偏好商场和文化艺术场所,男性则更青睐娱乐中心、运动场所和酒吧。兴趣多元,信息关注广泛,美食、旅行和购物是最受关注的三大主题。年龄越小兴趣越多元化,05后群体的兴趣爱好广泛,涵盖了文化娱乐、学习发展、宠物和艺术创作等领域。娱乐八卦、新闻时事和生活资讯也位于年轻人最关注的信息前列。

新生代的消费行为呈现出理性消费的主流趋势。超过三分之二的年轻人注重性价比,约五分之一属于月光族。网购已成为主要消费渠道,90%的年轻人选择线上购物,对实体店和直播购物也有较高参与度。二手交易普及化,二手消费逐渐兴起。超过80%的年轻人曾购买过二手商品,其中23%为高频购买者,男性在二手交易中表现更为活跃。

品牌选择更趋理性,国货崛起势头强劲。品牌倾向方面,超过半数年轻人对品牌知名度和国别保持中立,更关注产品质量与性价比。只有不到一成偏爱国际品牌,约三分之一更喜爱中国品牌。国际品牌在电子产品、珠宝、化妆品等领域仍占据优势,但中国品牌在服饰、食品和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崛起势头强劲。穿搭风格休闲主导,性别与地域偏好呈现差异化。休闲风最受欢迎,其次是运动风和街头时尚风。男性偏好运动风和职业正装和大牌风,女性则倾向于街头风和复古国风。一线城市青睐职业正装和大牌风,低线城市则更倾向休闲风。

新生代群体在个人价值观与发展追求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学业和职业成功是年轻人成就感的主要来源,女性更重视学业和职业发展,男性则更容易从社交中获得满足。财富积累和自我实现被广泛认为是最重要的成功标志,女性更加关注自我提升,男性则更渴望家庭幸福。

在学习与职业发展上,新生代尤为重视兴趣爱好、职业技能和软技能的提升,不同城市群体的关注点有所差异:一线城市重视外语,新一线城市关注职业技能,二线城市注重学历,而低线城市更愿意培养兴趣。职业选择方面,自由职业和编制工作最受青睐,薪资待遇、发展前景和工作氛围是他们的关键考量因素。

短期目标与长期追求:独立自由,体验至上。经济独立和事业成功是年轻人的主要短期目标,而财务自由和周游世界则是他们的普遍长期梦想。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短期还是长期目标,女性更关注自我提升、经济独立和丰富体验,男性则对建立伴侣关系抱有更高期望。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