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数据显示,2025年面膜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50亿元,2018年至2025年期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6.7%。
从市场发展历程来看,面膜市场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多个阶段。1997年至2002年是萌芽期,本土面膜企业刚起步,市场被海外品牌占据。2003年至2012年进入探索期,本土品牌崭露头角。2013年至2024年是发展期,微商成为面膜销售的重要渠道。而2024年至今,市场进入黄金期,新兴本土品牌快速崛起,海外品牌也纷纷抢滩,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多样化。
在消费者选购面膜时,功效、成分、使用肤感成为最关注的三大要素。急救、修复屏障、褪红等针对敏感肌的功效互动热度高,消费者对肌肤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而重组胶原蛋白、红没药醇等成分的快速出圈,也满足了消费者对安全镇静、补充胶原蛋白的诉求。日常护理、干燥补水仍是面膜消费的主要场景,但过敏修复、医美术后护理等场景也展现出高增长潜力。
从品类来看,贴片面膜以72.8%的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其方便即时护理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而涂抹式面膜虽市场份额为27.2%,但侧重多维养护的特性使其潜力巨大。一些涂抹式面膜主打以酶焕肤、胶原灌注等概念,能够实现营养抗衰、打造抛光肌,满足了消费者对于肌肤深层护理的需求。
在品牌竞争格局方面,国产品牌热度不断攀升,但一些国际品牌仍处于明星地位。一些国产品牌在社交媒体上也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和互动量。
从消费者画像来看,女性群体是面膜消费的绝对主流,占比高达90%。其中,学生党、熬夜党、敏感肌人群的需求尤为突出。在年龄分布上,18至29岁的年轻女性是消费主力,占比超过70%。面膜市场具有很强的年轻化、女性化特征。
在功效需求方面,急救、修复屏障、褪红等针对敏感肌的功效互动热度高。补水保湿、修护、提亮等功效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美白、抗老、祛痘等功效也在消费者中具有较高的关注度,消费者对面膜产品的功效需求日益多样化。
在核心偏好成分方面,重组胶原蛋白、红没药醇等能够直达基底层的成分快速出圈。这些成分具有良好的修复、抗炎、美白等功效,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肌肤健康的深层次需求。
在面膜使用场景方面,日常护理、干燥补水是主要场景,但过敏修复、医美术后护理等场景也具备高增长潜力。消费者对面膜产品的使用不再局限于日常的护肤,而是延伸到了更多的特殊场景。
在适用肤质方面,敏感肌适用仍是主力赛道,但针对脂皮等特色皮肤的护理也具备潜力。消费者对于自身肤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面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强。品牌在产品研发和推广时,需要更加注重产品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在面膜选购关注要素方面,功效、成分、使用肤感是消费者最关注的要素。消费者在购买面膜时,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品牌和价格,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实际效果和使用体验。品牌需要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现有产品痛点方面,用后肤质未改善、假滑,拔干体验差等是消费者的核心痛点。这为品牌提供了改进的方向,需要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效果,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