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数据显示,四季度小微经营者的营业收入呈现出环比上升、同比小幅回落的态势。平均营业额达到 14.5 万元,环比增长 6.5%。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下降了 1.5%。尽管如此,小微经营者的净利润率却有所回升,均值为 5.1%,环比、同比分别提升了 0.4 个百分点和 0.1 个百分点。小微经营者在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率上或许有所改善,但整体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给他们的经营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现金流方面,小微经营者的表现较为平稳。平均可维持时长为 3.0 个月,与上季度持平,同比略有改善,增加了 0.2 个月。现金流压力的缓解趋势保持向好,这对于小微经营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在市场竞争激烈、不确定性因素众多的情况下,稳定的现金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保障。

小微经营者面临的最大痛点——市场需求疲软仍在持续加剧。四季度,反映市场需求压力的受访者比重由 51.3%上升至 52.1%。经营成本压力也居高不下,环比、同比分别上升 1.3 个百分点和 1.7 个百分点。其中,租金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雇工成本环比、同比均有上涨,原材料成本的同比上涨更是接近 10 个百分点,从 40.5%升至 50.2%,成为成本压力中最突出的部分。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近七成小微经营者不得不采取降本增效措施,如减员、降低房租成本、减少营销和宣传成本等,以应对成本上升和需求不足的双重夹击。

融资一直是小微经营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四季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微经营者的融资需求总体稳定,融资的主要目的依然是满足日常资金需求。然而,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融资额度却出现了下降,融资成本却在上升。这无疑给小微经营者带来了更大的资金压力。

传统银行依然是小微经营者获取融资的第一大渠道。自 2023 年一季度起,通过传统银行经营性借款的占比持续攀升,2024 年一季度成为小微第一大对外融资渠道后,虽在三季度有所下滑,但四季度又回升至 20.0%,全年保持第一大融资来源的地位。随着融资额度的下降和成本的上升,小微经营者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加。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小微经营者的数字化转型也在加速推进。四季度,有线上销售的小微经营者占比上升至 53.7%,电子信息系统的使用率也达到了 74.3%。线上经营为小微经营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在“双十一”和年末消费旺季的推动下,线上营业收入有所上升。

尽管享受到税收、金融扶持及成本减免政策的小微比例有所提升,但小微经营者对成本减免类政策的呼声愈发强烈。这表明现有的政策扶持力度与小微经营者的期望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小微经营者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更多实质性政策,从资金扶持、税收减免、市场拓展引导等多维度精准发力,切实解决他们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难题。

小微经营者对 2025 年一季度的信心指数出现了回落,为 48.9%,下滑至悲观区间。这一变化反映出小微经营者对未来市场的谨慎态度。从分项信心指数来看,市场需求和营业收入信心回落较为明显,分别下滑 5 个和 3.6 个百分点,而运营成本和雇员规模预期基本稳定。这表明小微经营者在扩大经营和增加雇佣方面持保守态度,他们更倾向于在稳定现有业务的基础上,谨慎应对市场变化。

分注册类型来看,公司制企业在市场需求、营业收入和雇员人数方面的信心指数相对较高,但仍低于荣枯线水平。这可能与公司制企业相对较大的规模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有关。相比之下,未注册个体户和注册个体户的信心指数则相对较低。

从行业分类来看,建筑制造业企业在市场需求、营业收入以及雇员人数上的信心预期高于其他行业,而农林牧渔业在经营成本的预期上高于其他行业。不同行业的小微经营者在面对市场变化时,所关注的重点和面临的挑战各有不同。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