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经济时代精智人群养老新洞察报告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1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4%,已达到中度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2023年出生人口仅为902万,创历史新低,比2016年下降了49.5%。单个家庭人口结构从2000年的3.46人降至2020年的2.62人,一代户的比例从21.7%攀升至49.5%,二代户的比例从59.32%下降至36.72%。老年人家庭户在2020年达1.74亿户,其中独居老人户和空巢老夫妇家庭户占比超四成。

报告显示,中国内地精智人群对当前生活的幸福度评价较高,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值也较高。在身体健康方面,精智人群的评分分别为88分,心理健康评分为89分,财务健康评分为88分。

面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规模大、程度深、速度快的现状,中国内地的人们对于未来养老生活更加乐观,“养儿防老”意识正在转变。调查显示,中国内地孕育下一代的人数计划在亚洲各国家和地区中是最少的。33%的受访者表示“养儿防老”意识正在消退,更倾向于通过财富规划等手段实现自主养老。

精智人群在健康养老三维度上展现出更高的自驱力。在身体健康方面,48.8%的精智人群倾向于多运动以保持健康,33.5%的人更小心自己的饮食以保持健康。在财务管理方面,精智人群的长期财务目标担忧指数为4.5分(1为一点也不担心,7为非常担心),其中投资市场波动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心理健康方面,精智人群对睡眠障碍、压力/倦怠、认知障碍等潜在问题表现出高度关注。

尽管精智人群对财务健康有高度的信心预期,但他们也存在高度的财务健康担忧。71.0%的精智人群认为10年后的财务状况中会存在储蓄不足等潜在问题,其中41.4%的人担忧会存在三种及以上问题,6.3%的人担忧会存在五种及以上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精智人群普遍采取了多种财务调整手段,如减少非必需品支出、减少外出吃饭/就餐开支、降低奢侈品或服务的消费等。

医疗费用上升成为精智人群实现长期财务目标的第一担忧。为了缓解这一担忧,25.9%的精智人群选择购买保费更高、保障范围和保障更多的医疗保险计划。

精智人群对心理健康有着较高的关注度,在心理健康层面有着更高的追求。38.2%的精智人群担忧自己十年后存在三种及以上的潜在心理问题,其中最担心的问题是睡眠障碍,其次是压力和倦怠、认知障碍、焦虑和孤独。

精智人群的财富配置风格偏好稳健,65.9%的人群配置了定期存款账户;在投资型金融产品上,精智人群更偏好黄金、固定收益等稳健资产;在保险方面,除汽车保险外,意外保险、人寿保险最受精智人群喜爱。精智人群的保险配置正在经历转型,重视度逐渐提升,且对创新功能关注度有所上升。86.7%的精智人群将在未来24个月增配个人保险,且平均打算每年支付19,722元保险费,甚至有7.85%的人群将每年支付五万元及以上保费。

为了应对未来的养老需求,精智人群已经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在身体健康方面,精智人群关注健康管理和体检服务,倾向于多运动和调整饮食以保持健康。在财务健康方面,精智人群合理优化财务配置,提升财富配置的抗经济周期性。在心理健康方面,精智人群重视心理健康层面的追求,采取积极的心理调适措施。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