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连锁企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度)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过去几年,汽车后市场经历了深刻的变革。连锁化、数字化、新能源化成为行业发展的三大驱动力。2025年,这一趋势愈发明显。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后市场连锁50强企业门店总数持续增长,其中汽配供应链企业门店增速最快,达到62%;维修保养类企业次之,增速为22%;洗车美容类企业增速相对较低,但也达到了22%。

在新能源业务方面,各类型连锁企业均有布局,但节奏差异较大。部分领先企业新能源门店渗透率已达100%,而部分企业尚未开展新能源业务。新能源业务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领域。

2025年,汽车后市场连锁企业整体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调研显示,超大型连锁企业和大型连锁企业在2025年仍保持较高的扩张意愿,分别有70%和50%的企业计划积极拓展门店。中型连锁企业相对保守,但也有38%的企业计划积极扩张。

从营收增长预期来看,洗车美容类企业最为乐观,全部企业均认为2025年营收将增长,其中67%的企业预计增长超过15%。维修保养类企业次之,50%的企业预计营收增长超过15%。汽配供应链企业也有40%的企业预计营收增长超过15%。

在能力提升方面,不同类型的连锁企业呈现出不同的重点方向。维修保养企业更加注重“门店标准化”和“数字化应用”,希望通过统一的服务流程和数字化工具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洗车美容企业则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注重“服务拓展”,通过增加精洗、贴膜等高附加值服务提升收入。汽配供应链企业则更加侧重于“服务拓展”和“加盟商赋能”,通过前置仓、即时配送等手段提升服务半径,同时利用数字化工具和供应链金融降低加盟商门槛,提高客户黏性。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汽车后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能源汽车的维保需求与传统燃油车有显著差异。纯电车的维保价值比燃油车降低了34%至39%,但在电池、电机、电控等三电系统的检测和维修方面,以及轮胎、底盘等业务上,仍有较好的增值空间。

为了应对新能源汽车的维保需求,后市场连锁企业需要平衡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布局。调研显示,超大型连锁企业的新能源业务渗透率虽然偏低,但由于体量较大,新能源业务门店数量已有一定规模。中型和大型连锁企业则在新能源业务推进节奏上存在差异,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了较高的新能源业务渗透率。

2025年,汽车后市场连锁企业的战略重心出现了明显的“下沉”趋势。从一二线城市的激烈竞争转向三四线及县域市场,成为众多企业的选择。下沉市场释放出巨大的保养、维修、美容需求,成为后市场企业新的增长点。

调研显示,洗车美容类企业在县城及以下地区的门店数量增长最快,增速高达100%。超大型和大型连锁企业在下沉市场的布局也较为激进,预计2025年新增门店数量较多。下沉市场将成为未来汽车后市场的重要增长领域。

数字化技术在汽车后市场的应用日益广泛。后市场连锁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用户体验,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的融合。数字化不仅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还帮助企业提高了运营效率。通过AI预检系统、智能调度、数据驱动的精准推荐等手段,企业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客户复购率。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