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 5.15 亿人,普及率飙升至 36.5%。短短半年时间,用户数量增长 2.66 亿人,普及率提升 18.8 个百分点。

从政策护航到技术突破,从产业落地到用户普及,生成式 AI 正以 “人工智能 +” 行动为契机,构建起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产业体系。截至 2025 年 8 月,我国累计有 538 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263 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完成登记。

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让我国生成式 AI 技术实力稳步提升。截至 2025 年 4 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 157.6 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 38.58%,位居全球首位,成为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前沿模型的技术突破尤为亮眼。GPT-5 的时空注意力机制实现跨帧语义对齐,输入 “夕阳下的古堡” 即可生成带光影变化的 4K 视频序列;国产大模型 Qwen3 创新混合推理架构,整合 “快思考” 与 “慢思考” 模块,总参数量 235B 但激活参数仅 22B,显存占用降低至同类模型的 1/3,在数学竞赛 MATH500 测试中斩获 94 分。Stable Diffusion 3.0 实现扩散模型的三维进化,支持 3D 建模与视频生成,为产业应用提供了更丰富的技术可能。

硬件与轻量化技术的进步,打通了技术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高通 AI 引擎支持智能手机本地运行百亿参数模型,OPPO Find X7 实现离线生成 4K 视频,延迟低于 0.5 秒;三星 HBM 技术通过高带宽内存与台积电 CoWoS 封装,让边缘设备运行 10B 参数模型成为现实。Llama-3-7B 模型通过动态稀疏激活技术,参数量减少 70% 仍保持千亿级模型的文本生成质量,Dyad 开源工具则降低了边缘应用的开发门槛。

2025 年,具身智能成为生成式 AI 领域的新风口。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具身智能列为未来产业,建立投入增长机制,带动相关领域成为上半年投融资热点。不同于传统 AI 的线上交互,具身智能强调与物理世界的直接互动,相关产品正逐步走出实验室,在教育、医疗、线下服务等场景加速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从线上向线下服务拓展,开启 “人机共生” 的全新交互模式。

生成式 AI 的普及速度超出预期。截至 2025 年 6 月,我国 5.15 亿生成式 AI 用户中,既有追求高效办公的职场人士,也有热衷新鲜体验的年轻群体,还有借助智能工具提升生活质量的中老年用户。半年增长 2.66 亿用户的背后,是技术易用性的提升和应用场景的丰富。

从使用场景来看,办公场景的渗透率最高。文案撰写、数据整理、PPT 制作等重复性工作,通过生成式 AI 工具可节省 50% 以上时间。其次是内容创作场景,短视频脚本生成、图片设计、音频剪辑等功能,让普通用户也能成为 “创作达人”。教育学习、医疗咨询、购物决策等场景的使用率也在快速攀升,生成式 AI 正从 “可选工具” 变成 “必备助手”。

高频化使用成为常态。数据显示,近六成用户每天使用生成式 AI 工具,其中 23% 的用户每天使用 3 次以上。职场人士主要用于会议纪要整理、邮件撰写和报告生成;学生群体多用于知识点查询、作业辅助和论文润色;家庭用户则偏向于生活服务咨询、旅游规划和兴趣爱好拓展。

低门槛工具受欢迎。操作简单、无需专业知识的生成式 AI 应用更受欢迎。语音交互、模板化生成、一键导出等功能,降低了使用门槛,让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的用户都能轻松上手。国产应用凭借贴合本土用户习惯的设计,在用户满意度调查中得分领先。

多模态需求持续上升。用户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文本生成功能,对图片、视频、音频等多模态内容的需求日益增长。既能生成文字,又能制作图片、剪辑视频的综合型 AI 工具,用户留存率比单一功能工具高出 40%,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赛道。

我国已形成以国产大模型为核心的技术生态,Qwen3、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模型在性能和应用场景上持续突破。

国产大模型的开源生态不断完善。Hugging Face PEFT 工具支持模型高效微调,开发者可基于国产大模型快速定制行业专用模型。DeepWiki 等 AI 驱动的代码知识库,能自动生成架构图并解答技术问题,降低了 AI 应用开发门槛。截至 2025 年 8 月,基于国产大模型开发的应用占比达 68%,成为产业应用的主力军。

边缘计算技术的成熟,让生成式 AI 摆脱了对云端算力的依赖,实现 “随时随地可用”。OPPO Find X7 搭载高通 AI 引擎,支持离线生成 4K 视频,延迟低于 0.5 秒,满足用户在无网络环境下的创作需求。

工业边缘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加速。工厂车间的边缘计算节点可实时处理传感器数据,通过生成式 AI 分析生产流程中的优化空间,现场调整设备参数,生产效率提升 20% 以上。智能家居设备中的轻量化 AI 模型,能根据用户习惯自动调整运行模式,实现更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针对不同行业的痛点,生成式 AI 解决方案已实现规模化落地。在金融行业,AI 文案生成工具可快速制作产品介绍、风险提示等合规文案,同时支持多语言适配,助力金融机构拓展海外市场。

在零售行业,AI 驱动的智能推荐系统能根据用户消费习惯和实时需求,生成个性化商品推荐列表和营销文案,转化率比传统推荐方式提升 30%。在物流行业,AI 路径规划工具结合实时路况数据,动态优化配送路线,配送效率提升 25%,物流成本降低 18%。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