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当 70 岁老人晒出高能量日常 VLOG,二十多岁的职场人追几步地铁就气喘吁吁,这种反差背后,是新中产健康需求与生活节奏的深度博弈。2025 年多项调研数据显示,新中产健康意识全面觉醒,但 “没时间”“怕麻烦” 的现实困境,正推动健康生活从 “负重前行” 转向 “轻量化落地”,催生出场景化、悦己化的全新趋势。健康消费不再是笼统概念,而是精准对接不同人群需求的个性化方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全健康状态。2025年的新中产们显然深受这一理念的影响,他们将健康定义为一个包含五个维度的综合体:身体、心理、环境、关系和财富健康。调研显示,超过95%的新中产认为身体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而环境健康和财富健康也分别有85.4%和83.9%的人认为重要。这表明,新中产们在追求健康生活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医疗保健,而是将视野扩展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新中产的健康关注点中,睡眠质量被放在了首位。调研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的睡眠困扰率居高不下。新中产们深知良好的睡眠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83.9%的受访者表示“睡眠质量好”是他们最在意的健康细分维度。为了改善睡眠,新中产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包括使用智能设备监测睡眠质量、采用助眠工具如白噪音、香氛和重力眼罩等。运动健身、营养补充和针对性饮食也成为他们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数据显示,79.0%的新中产会定期进行运动健身,65.2%的人会补充维生素等营养品,63.2%的人会根据健康需求调整饮食。
新中产们对精神健康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身体健康。在他们的观念中,情绪稳定、主动调节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调研发现,不同年龄段的新中产在精神健康的侧重点上存在差异。95后和90后更看重“目标感”和“保持好奇心”,而80后则更注重“应对压力”的能力。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人生阶段的生活压力和心理需求。为了缓解压力、疗愈心灵,新中产们采用了多种方式。95后更倾向于通过兴趣爱好“回血”,如收集盲盒、制作棉花娃娃等;80后则更喜欢通过“户外野”来放松身心,如远足、散步等。此外,阅读、观影、听播客等“深度输入”活动也成为他们精神疗愈的重要方式。
在新中产眼中,健康的关系是建立在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的。调研显示,78.9%的新中产认为“健康的关系”非常重要。未婚未育群体更看重关系中的“边界感”,而已婚已育群体则更注重“责任感”。未婚人士更倾向于在亲密关系中保持个人空间,而已婚人士则因家庭角色的变化,更强调对家庭的责任和承诺。新中产们还强调在关系中实现共同成长,认为健康的关系应是双方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
新中产们对财富健康的理解也与众不同。对他们来说,财富健康不仅仅是收入和存款的增加,更是收入、存款与个人消费观和价值观的匹配。调研显示,54.9%的新中产认同“财富健康应该是收入、存款和个人消费观、价值观匹配”的观点。抗风险能力也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如拥有充足的应急储备金、具备基础财务知识和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在理财方式上,保险成为新中产最想尝试的新型理财方式,62.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购买保险,以兼顾健康和财富管理。49.5%的新中产希望尝试购买“新三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黄金基金,以分散风险。
新中产们深知环境健康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环保行为。调研显示,89.8%的新中产认为环境健康对个人健康的影响“非常大”或“比较大”。他们在生活中通过“随手大小绿”的方式践行环保,如自备购物袋、选择公共交通或骑行、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随手关灯节水等。超过4成的新中产会主动购买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设备,以改善居住环境。这些行为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也让新中产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健康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