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消费者洞察报告-美好生活新主张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数据显示,超六成消费者认为消费环境持续向好,93.1% 的 Z 世代参与双十一狂欢,国货在美妆、3C、家电领域的首选率最高达 69%,AI 消费工具使用率突破 37%。2025 年的中国消费市场,正以 “理性升级” 与 “需求重构” 为核心,上演着一场关于美好生活的消费革命。

2025 年的消费市场,“省钱” 不再是核心关键词,“花得值” 才是共识。消费者早已告别 “唯低价论”,转而追求质量、体验与情感的多重满足,消费逻辑从 “性价比” 向 “质价比” 乃至 “心价比” 深度升级。

中消协 2025 年调查显示,75.0% 的消费者将 “产品质量” 列为消费选择的首要因素,72.3% 关注价格,质量关注度首次超过价格。这意味着低价不再能打动消费者,“低价低质” 更是被市场抛弃,调研显示,81% 对低价商品不满意的消费者,核心抱怨是 “质量降低”。

耐用消费品的高端化趋势特别明显。2025 年 1至6 月,冰箱市场 8000至1.4 万元中高端机型份额已升至 39.5%,较 2024 年提升 1.8 个百分点。家电 “以旧换新” 政策持续发力,数据显示,国补支持与功能提升并列成为消费者更换冰箱的首要动力。在餐饮领域,“不在乎品牌,只要产品好” 成为主流心态,低价自助、1 元秒杀等营销玩法虽能吸引流量,但食品安全与品质体验才是留住消费者的关键。

消费不再是单纯的物质交换,更是情感投资。调研显示,注重情绪价值的品牌复购率平均高出传统品牌 42%,情感共鸣正在成为品牌竞争力的核心护城河。从 Z 世代的水晶手串到银发族的银宠短剧,情绪消费已渗透到各个年龄层。

在潮玩领域,55% 的消费者为功能需求买单,而 “取悦自己” 成为第二大消费动机,IP 玩偶不再是简单的收藏品,而是年轻人构建身份认同的 “精神图腾” 与社交纽带。千禧一代为 “山系社交” 买单,骑行、徒步、滑雪等项目不仅是运动,更是缓解职场压力的精神疗愈方式。新银发族追捧银宠短剧,60%至70% 的付费用户为男性,41 岁以上群体占比超 70%,用虚拟剧情填补情感空缺。这种 “为情绪买单” 的消费趋势,让商品超越了实用属性,成为情感表达的载体。

从年轻人的新中式养生到老年人的旅居养老,健康价值已成为横跨全世代的消费共识。中消协数据显示,医药及医疗用品消费支出占比超过 15%,位列商品类消费前列。不同群体的健康消费呈现差异化特征,但核心需求高度一致:为美好生活筑牢健康根基。

千禧一代正成为新中式养生的主力军,在家庭与职场的双重压力下,他们将养生融入日常,从枸杞泡水到专业理疗,健康消费呈现年轻化、专业化趋势。Z 世代的健康消费更注重场景化,人体工学椅、减脂保健品、瑜伽课、音疗课成为购物车新宠,“边奋斗边养生” 成为生活信条。新银发族则追求 “享受型晚年”,候鸟式旅居养老兴起,保险企业、商业地产纷纷布局这一赛道,让养老从 “生存型” 向 “品质型” 转变。厨房电器市场的数据更能印证这一趋势:64.7% 的消费者购买高端厨电是为了 “健康饮食”,远高于 “节省开支” 的 30.5%。

后 Z 世代、千禧一代、新银发族构成的 “新三代” 消费群体,在 2025 年呈现出鲜明的代际特征。他们受经济周期、政策环境、科技发展的影响各不相同,催生出九大消费新业态,共同构成了消费市场的活力源泉。

作为消费市场的新生力量,95 后、00 后用消费定义自我,在理性与个性之间找到平衡。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5 年 Z 世代双十一参与率高达 93.1%,连续三年稳步攀升,其中普通地级市消费者占比 28.7%,成为主力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处处彰显着 “悦己为先” 的生活态度。

水晶手串成为 Z 世代的 “精神创可贴”,通过触觉疗愈与许愿叙事缓解焦虑,成为年轻人表达美好生活向往的独特方式。非遗文创也备受追捧,传统技艺与现代场景的融合,让传统文化成为年轻群体的消费新符号,既满足了个性化需求,又实现了文化的代际传递。在消费选择上,Z 世代男女各有侧重:39.7% 的男性为旅行相关产品买单,39.4% 的女性倾向医美、美容美发等提升类消费,另有 2 成年轻人将预算投向文化消费。他们的职业分布多元,自由职业者占比 21.9%,企业普通职工占 19.9%,不同收入水平的年轻人都在能力范围内追求品质生活。

作为社会中坚力量,80 后、90 后肩负着家庭与职场的双重责任,消费行为更趋理性务实,同时也在寻找自我释放的出口。他们成为 “新中式养生” 的主力军,将健康理念融入日常,从饮食调理到运动健身,用消费为生活减压赋能。

“山系社交” 成为千禧一代的生活新潮流。骑行、攀岩、垂钓、马拉松等垂类项目在社交媒体催化下加速分化,既满足了身体锻炼需求,又成为重要的社交场景,让户外消费从小众走向大众。数字游民社区的兴起,则重塑了工作与消费的关系。这些 “边工作边旅行” 的群体,不仅带动了目的地的旅游、餐饮消费,更催生了灵活办公设备、便携家居等相关品类的需求增长。在消费决策上,千禧一代更看重口碑与实用性,电商直播中的 “洗脑话术” 已难奏效,他人评价和产品真实价值成为下单关键。

60 后群体构成的新银发族,凭借财富积累与充足时间,成为消费市场的 “潜力股”。他们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消费意愿稳定,从 “生存型养老” 向 “享受型晚年” 的转变,催生了多个新兴消费赛道。

候鸟式旅居成为养老新选择,不同于传统被动托管,新银发族主动追求跨地域的品质生活,带动了旅游地产、康养酒店等业态的发展。银发俱乐部则精准击中了老年人的社交刚需,通过兴趣学习、线下派对甚至剧本杀、电竞等跨代际娱乐形式,构建了 “精神刚需” 驱动的消费循环,既消解了孤独感,又激发了自我成长意愿。银发文娱消费持续升温,银宠短剧的爆发就是典型例证,这类内容填补了现实情感空缺,成为新银发族的社交货币,也为老龄化社会提供了精神赡养的创新方案。

数字化浪潮与科技创新,正在重塑 2025 年的消费渠道与体验。线上线下加速融合,AI 技术全面渗透,消费者的信息获取、决策、购买全流程被重新定义,便捷性与个性化成为渠道竞争的核心。

消费者不再局限于单一购物渠道,而是根据需求灵活切换线上线下场景。中消协数据显示,56.7% 的消费者对线上消费环境表示满意,55.5% 认可线下消费环境,线上线下满意度趋于一致。在信息获取阶段,消费者展现出极强的主动性,60% 会通过电商网站收集信息,50% 倾向直播间和视频平台,41% 依赖社交分享平台。

中国电商市场持续领跑全球,2025 年线上销售额达 3.45 万亿美元,占全球电商总额的一半以上,电商渗透率高达 47.3%,9.15 亿数字买家构成了庞大的消费基础。移动端成为消费主阵地,全球 72% 的电商交易通过移动设备完成,中国消费者更是习惯了 “随时随地” 的购物模式。即时零售、上门经济的兴起,让 “足不出户买万物” 成为现实,进一步提升了消费的便捷性,也让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的政策红利惠及更多消费者。

人工智能已从概念走向实用,成为消费者的 “购物助手”。埃森哲调研显示,37% 的消费者在购物中使用 AI 工具,其中 67% 用于不熟悉的品类咨询,59% 用于快速比较不同品牌或型号。AI 推荐引擎、智能客服、虚拟试穿等功能,正在降低消费决策成本,提升购物体验。

消费者对智能产品的需求持续旺盛。调研显示,29.7% 的消费者关注智能化电子产品,26.6% 青睐新能源电动汽车,22.1% 预计 AI 智能产品将成为服务类消费新热点。从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到全屋智能系统,科技产品正在融入生活场景,为美好生活提供硬件支撑。品牌端也在积极布局 AI 全链路应用,通过大数据追踪消费者需求变化,实现产品共创与精准服务,构建与消费者的共生关系。

社交平台与内容生态正在深刻影响消费决策。80% 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提供个性化体验的品牌,而 KOL 推荐、社交分享成为个性化体验的重要来源。在潮玩、美妆、户外等品类,社交媒体上的口碑传播、使用测评,往往能左右消费者的最终选择。

Z 世代的消费行为特别明显,他们既是社交内容的创作者,也是消费潮流的追随者。调研显示,Z 世代双十一消费中,社交平台的推荐与朋友分享是重要决策参考,文化消费、兴趣消费的流行,离不开社交场景的催化。这种 “社交 + 消费” 的模式,让商品不仅是使用品,更是社交媒介,进一步放大了消费的情感价值与身份认同功能。

2025 年,国潮已从潮流趋势成为消费常态。国货品牌在多个品类实现弯道超车,从 “替代选择” 跃升为 “首选目标”,背后是产品力的提升,更是文化自信的彰显。

调研数据显示,与 2021 年相比,2025 年消费者优先选择国产品牌的比例实现跨越式增长:美妆护肤品类从 12% 升至 43%,3C 数码类从 23% 升至 55%,家电类更是从 33% 飙升至 69%。国货不再是 “性价比替代品”,而是在品质、设计、技术上全面对标国际品牌的优质选择。

消费者选择国货的理由多元且坚定。85% 的受访者认可国货 “性价比高”,70% 看重 “产品有特色”,55% 则出于 “情绪价值和文化自信”。这意味着国货的竞争力已从价格优势延伸到价值认同层面。在政策支持下,国补扩容、免税经济等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国货消费潜力,让更多优质国货走进千家万户。从老字号的创新升级到新国货的异军突起,中国品牌正在用产品力诠释 “中国制造” 到 “中国创造” 的转变。

国潮的核心不仅是 “中国品牌”,更是 “中国文化”。非遗传承与现代消费场景的融合,让传统技艺成为消费新亮点,非遗文创产品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流单品,实现了 “文化传承 + 商业增值” 的双赢。

这种文化赋能让国货具备了独特的情绪价值。消费者购买国货,不仅是满足使用需求,更是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新中式风格在美妆、服饰、家居等领域的流行,就是文化自信在消费领域的直接体现。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