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eVTOL,全称为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这种飞行器融合了直升机的垂直起降优势与固定翼飞机的高效巡航能力,同时具备低噪音、低碳排放的特点,使其在低空应用场景中极具潜力。
eVTOL的诞生并非依赖单一技术,而是电机驱动、分布式推进、全新构型与智能化系统四项关键技术共同突破的结果。这些技术进步为飞行器设计与运行带来了全新可能性,也赋予了eVTOL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化潜力。
在中国,eVTOL市场的发展正迎来关键时期。关键技术的突破、多元应用场景的涌现以及核心要素的协同,正推动eVTOL商业化加速实现。从个人飞行eVTOL到出行eVTOL,不同的应用场景对产品提出了差异化的需求。个人飞行eVTOL主要面向私人购买、周末短途自驾游、低空观光等场景,以1至2人座机型为主,续航半径100公里以内。而出行eVTOL则定位为中长距离的空中出行工具,主要用于私人购买、商务包机、机场与高铁接驳等场景,以4至6人座机型为主,续航半径在70至500公里之间。
据调研预测,到2040年,中国eVTOL市场规模将达410亿美元,年销量约16万台。其中,个人飞行eVTOL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30亿美元,占比约为55%;出行eVTOL市场规模预计达180亿美元,占比约为45%。
个人飞行eVTOL市场的发展将受到高净值人群对飞行体验、科技尝鲜、户外爱好等高端消费需求的驱动。中国高净值家庭数量庞大且持续增长,他们对创新科技和生活方式类产品的兴趣强烈,将成为个人飞行eVTOL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随着低空出行生态的逐步成熟,个人飞行eVTOL有望成为继豪华车之后满足高净值家庭需求的下一代标志性产品。
出行eVTOL市场则依托城市空中交通网络的构建,在私人购买、商务包机、机场与高铁接驳等场景中发力。出行eVTOL凭借私密性、高效性、便捷性、安全性及较低购买成本等优势,对高净值人群形成了强大吸引力。未来,随着空域管制逐步放开、配套政策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出行eVTOL市场有望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快速增长。
中国eVTOL行业已经涌现出一批创新企业,在关键零部件、飞控系统、整机OEM等细分领域崭露头角。这些企业正沿着个人飞行和移动出行两条主航道加速前进,致力于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市场需求。
在个人飞行方向,头部eVTOL企业已形成差异化打法。例如小鹏汇天的X3采用“飞行体+陆行体”一体化设计,打造面向终端用户的消费级产品;亿航智能的EH216-S则通过与景区、文旅集团等合作,为终端消费者提供eVTOL服务。这些企业通过不同产品设计服务不同细分市场,为个人飞行eVTOL的商业化落地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在移动出行领域,eVTOL企业虽然目前仍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但未来潜在商业模式丰富多样。提供空中出租车等按次收费的出行服务,或作为私人飞机出售或租赁给高净值个人及企业等,都是出行eVTOL企业可以探索的方向。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拓展,出行eVTOL有望成为城市空中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海外eVTOL市场同样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据调研预测,到2040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将达到1840亿美元。其中,个人飞行eVTOL市场预计2040年将达到930亿美元,出行eVTOL市场规模预计达1320亿美元。
北美、欧洲和中国是全球eVTOL市场的核心增长极。北美凭借成熟的高端消费生态和开放的空域政策,稳居全球第一大市场。欧洲在eVTOL设计与推进系统研发领域具备深厚积累,但监管框架相对严格。随着政策逐步松动,欧洲市场潜力有望加速释放。中国在政策支持、监管放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供需共振的推动下,eVTOL市场正迈入产品交付与规模放量的结构性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