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医美行业白皮书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据调研测算,自2020年起,医美市场规模以17.4%的年增长率快速扩张,到2025年达到近3700亿规模。2025年后增速略有放缓,预期仍能保持13.2%的年增长率,2030年市场体量预计将达近7000亿,较2025年实现近翻番增长。轻医美引领行业增长新格局,其市场占比将从2020年的50%稳步提升,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4%。

机构端盈利性受到挑战,行业利润结构重塑。在多重因素的交织下,中国医美行业正经历一轮利润结构的深度重塑。一方面,随着数字化信息渠道的普及,消费者能够接触到更加透明、准确且广泛的医美信息,包括项目价格、医生背景、用户评价等。通过打破“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逐渐获得在医美决策链路中的主导权,但这一现象也同时加剧了机构间在价格、口碑、服务差异化等方面上的竞争压力。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门槛降低后,更倾向于货比三家、按需筛选,这导致机构获客成本上升、客户留存难度加大,从而压缩整体利润空间。在头部上市的医美机构中能够看出,众多机构正面临着超过30%的年均同比净利润下降。

市场竞争格局变迁,领先机构从战略到能力层面打造差异化竞争力。清晰的定位是机构构建差异化的起点。领先机构正是通过契合自身定位的差异化业务模式,构建起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以轻医美专项模式为例,通过专一领域的标准化流程提升复购与客单,构建高频服务闭环。而医生IP模式通过强化专业背书与消费者信任粘性,提升转化效率。私域化医美则依托资源与人脉,实现长期陪伴式的客户关系管理与高频互动,完成高精准匹配与高净值转化,进一步提升利润空间。

上游厂商方面,医美市场竞争激化,产品组合不完善。近年来,医美产品不断增多,厂商竞争格局正从“技术主导”逐步演化为“概念堆叠 + 价格博弈”的阶段性趋势。以注射类再生材料为例,2024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11款注射类再生材料产品上市,可见上游厂商上新节奏显著加快,注射类细分已进入高频迭代周期。但当前中国医美市场在产品结构上仍处于“组合不完善,发展不均匀”的阶段,部分核心品类如玻尿酸呈现出“过度集中”的特征。

截至2025年,市场上已有超过80款玻尿酸产品获批上市,主要由“国产三剑客”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和艾尔建、Q-Med等外资品牌主导。尽管产品数量不断增长,但由于多集中在相似的技术路径上,市场上不同品牌之间在成分、剂型或注射方式上存在高度重叠,同质化问题愈发突出。业内专家指出,当前多数新品仍以“me-too”型为主,即对已有成熟产品进行优化调整,而在新靶点、新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实质创新尚显不足,未完全满足行业对功能差异化和技术突破的预期。

中游机构方面,转型增长关键期,医美机构经营业绩出现分化差异。随着市场扩容放缓,行业进入稳健增长阶段,医美机构竞争压力有所上升,业绩表现出差异。消费者决策更趋谨慎,对溢价敏感度提升,医美机构相应调整定价策略并关注服务质量。调研发现,2023年以来不同医美机构在营收、利润率等关键指标上差异逐步扩大,差异分化趋势愈加明显。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医美机构,依据各自在供应链、营销、服务等各环节的资源打造和强化差异竞争点,而轻医美机构、专项医美机构等新兴和小众模式也正成为市场新活力的重要来源。

下游平台方面,医美信息通路变革,全域经营大势所趋。在数智化转型驱动下,医美信息的流通链路正持续深化变革。传统模式下,医美信息依赖上游品牌推销向机构,再由咨询师推销至消费者,形成强推销属性的单向链路。如今,消费者在线上平台主动检索医美信息,而消费后在平台上输出评价与观点,构建了更为开放的信息交互生态。医美信息的线上交互生态使得营销的渠道及对象更为分散,而流量去中心化使得全域经营的必要性成为医美行业共识。

医美合规化进程加速,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发展。中国医美行业合规化进程加速,从世纪初对医美行业的初步规范,到对医美乱象的全面整治阶段,目前已踏入对医美行业的精细化治理时期,监管政策演变映射出行业发展轨迹。随着各项规范文件相继出台与行业合规监管的持续加码,违规成本大幅提高,倒逼医美机构加速合规转型。“存优限劣”的合规基调下,强监管环境加速了行业的优胜劣汰,引导医美市场步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行业自律生态建立,共筑医美“正品生态”。医美行业自身也正逐步深化自律生态以响应政策指引,由行业协会、医美平台、品牌厂商为主体的合作生态正在不断促进医美市场向着更规范更透明的方向发展。

医美目标客群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年龄结构上,整体年轻化,20 至 29岁人群仍占据医美消费主导地位,2022 至 2024年占比稳定在55%以上,其中20 至 24岁“乙时代”人群在2023年达到峰值,占比高达29.4%。性别结构上,男性用户增长显著,男性医美消费者占比从2022年的14%提升至2025年的29%。地域结构上,二线及以下城市增长更快,2022至2025年间,二线及以下城市医美机构占比稳定提升,由59%提升至69%,下沉市场医美出现强劲增长需求。收入结构上,医美消费者收入边界拓展,2024年有超过95%的求美者年医美销售总额低于5000元,单项目人均消费低于200元的用户比例也有52%,轻量化、低门槛型医美项目已成为大众首选。

消费需求个性化,消费者审美更趋个性化,更看重机构,产品的高质量与效果的高确定性,消费目标明确反感过度推销。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接受度与尝试意愿高,复配型产品组合崛起,强调资质与专业性。消费决策理性化,购买决策评估科学化,消费者通过平台、社媒、熟人等渠道获取信息并评估,强调资质与专业性,反感机构过度推销无关产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