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校人群营销指南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快手的泛高校人群,作为平台的第二大细分用户群体,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从年龄分布来看,18 至 24岁的年轻用户是主力军,他们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尝试的阶段,消费潜力巨大。地域分布上,新线城市的高校人群规模庞大,高线城市的高校人群具有更高的活跃度和消费能力,是品牌不容忽视的优质目标受众。

高校人群的活跃时段集中在晚间和凌晨,这一时段的TGI值显著高于其他时段,这意味着品牌若想精准触达,夜间营销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们在学历分布上以专科和本科为主,这部分人群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规划以及对品质生活的追求,都为品牌提供了多元化的营销切入点。

在消费领域,高校人群展现出强劲的消费活力和独特的消费偏好。据数据显示,2025年前5月,快手泛高校人群消费频次集中在2 至 5次,购买5次及以上人数同比增长较快,且高价格段消费人数同比增长显著,高校人群的消费能力在稳步提升,对品质和品牌的追求愈发强烈。

数码产品是高校人群消费的重头戏,手机、电脑、智能设备等细分品类的消费热度居高不下。开学季、学期末、双11前后是数码消费的重要节点,品牌可提前布局,推出针对性的促销活动。

美妆、个护、女装等品类在高校人群中的消费也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10月,受国庆和双11的双重影响,美妆个护,美容护肤商品的消费金额达到全年峰值。品牌可抓住这一节点,提前预热,推出限时优惠、赠品等福利,吸引高校人群购买。女装的消费热度在双11期间也明显上升,裤装、套装、T恤等单品尤为畅销,品牌可提前备货,推出符合校园潮流的款式,满足高校人群的时尚需求。

高校人群不仅是内容的消费者,更是内容的创造者。他们展现出极高的创作热情,人均发布视频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且在暑期更加活跃。内容偏好上,娱乐内容、游戏直播、二次元等是高校人群关注的焦点,这些领域为品牌提供了丰富的合作机会。

在校园营销的实践中,CAMPUS策略引擎为品牌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Co-creation(内容共创)强调品牌与高校人群的深度合作,让学生成为品牌内容的创作者和“编外策划”。Activity(活动场景)则要求品牌借势校园赛事、玩转校园活动,将校园热点转化为品牌的发声之所。Micro community(兴趣圈层)鼓励品牌激活高校人群的兴趣爱好,基于TGI的精准内容,打开影视、游戏、二次元等圈层的钥匙。Pace(节点作战)提醒品牌把握高校节点趋势,在重要节点做好选品及策略,激活校园人群需求。US(双赢伙伴)倡导品牌将学生视为共创伙伴,让品牌营销成为为学生提供快乐与帮助的玩法,最终实现品牌与高校人群的双赢。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