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应用领域支持政策及受益标的分析报告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脑机接口,作为大脑与外部设备间的 “信息高速公路”,正从科幻走进现实,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关键赛道。伴随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迈向临床与商业化应用,全球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从全球范围来看,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 26.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06%,预计 2025 年将增至 29.3 亿美元。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技术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市场规模增长。

国内脑机接口产业处于从实验室研究向产业化应用的关键转型期。2024 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 32.03 亿元,同比增长 18.81%,预计 2025 年将达 38.30 亿元。2025 年以来,多地出台专项政策支持脑机接口领域,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模式加速了产业化进程,推动中国脑机接口市场快速发展。

医疗健康领域是脑机接口技术最早且最主要的应用方向,也是目前离商业化最近的领域,应用市场占比约为 56%。随着智慧医疗技术进步以及政策支持,中国智慧医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且增长迅速。在智慧医疗领域,脑机接口技术可辅助诊断神经系统疾病,通过分析患者大脑信号特征,为医生提供更准确诊断依据;在康复治疗方面,可实现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根据患者大脑信号实时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提高康复效果;对于瘫痪患者,还可与外骨骼等设备结合,帮助患者恢复自主运动能力。

非医疗领域应用市场合计占比达 44%,涵盖工业、教育、交通、娱乐等多个方面。在工业领域,非植入式脑机接口可辅助工人更便捷地操作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在教育领域,可实现基于大脑信号的互动游戏、学习辅助工具等,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如脑电监测设备能实时捕捉学生学习时大脑皮层活跃度、注意力周期等神经活动,帮助教师精准掌握个体认知特征,定制学习方案;在娱乐领域,一些脑控游戏已出现,日均使用时长突破 2.8 小时;在智能家居方面,用户通过大脑信号即可控制家电设备、开关门窗等。

我国高度重视脑机接口领域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 “脑机接口” 列入未来高端装备十大创新标志性产品。2025 年 2 月,国家药监局批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 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脑电数据集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为该技术应用奠定数据规范基础。6 月 12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成立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筹基础标准、伦理规范等关键领域建设。

地方层面同样积极。北京印发的《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 (2025 至 2030 年)》提出,到 2030 年,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培育 3 家至 5 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100 家左右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造 1 至 2 个脑机接口产业发展集聚示范区;上海印发的《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 (2025 至 2030 年)》明确,布局上海市脑机接口重点实验室,推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贯通发展;四川省提出,到 2027 年完成 3 款侵入式和 5 款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的研发注册,并实施省内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到 2030 年实现产品规模化应用,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