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研学旅游洞察研究报告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研学旅游并非简单的“旅游+教育”,它是一种全新的校外实践教育模式。学生们走出校门,在旅行中通过研究性学习,开阔视野、培养实践能力与集体观念。

2023年,我国研学旅游市场规模约为1473亿元,同比增长62.05%。据预测,到2026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422亿元。从关注数据来看,2023年7月,小红书上有关研学游的笔记数超过73万条,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10亿次,百度指数也显示研学游搜索指数已超过疫情前水平。

研学旅游的核心目标群体是中小学生,他们正处于知识学习和性格养成的关键阶段。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研学旅游的目标群体也在不断拓展,甚至出现了低龄化趋势,部分学龄前儿童也加入了研学旅游的行列。不同年龄段、不同学习阶段的人群对研学旅游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家长和学生不仅关注研学旅行的教育意义,还注重旅行的体验和感受。因此,市场上涌现出了涵盖历史文化、科技创新、自然探索等多个领域的研学旅行产品。

从产品类型来看,研学旅游可以根据组织形式和目的地划分为多种类型。线路式研学旅游注重在行程中灵活安排各类益智和科普活动,活动场所多变;营地式研学旅游则在固定场所进行,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境内研学旅游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主要目的地,境外研学旅游则让学生有机会感受多元文化、提升外语能力。服务流程方面,研学旅游贯穿研学前、中、后三个阶段,从课前准备到研学课程学分认定,再到学习成果展示,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确保学生在研学过程中能够获得全方位的教育体验。

产业链的完善也是研学旅游行业的一大亮点。上游供应商包括景区、景点和专业营地等,它们为研学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场地支持。中游运营服务商则是连接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的桥梁,它们通过组织研学活动、设计研学课程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下游消费者主要是中小学生及其家长,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他们对研学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产业链中,上游供应商大多成立时间较晚,发育周期短,规模较小。然而,中国的儿童户外营地体系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过渡阶段,难以满足科学的感官训练和系统的科学教育需求。

中游运营服务商则各具特色,业务内容丰富。旅行社和景区运营公司凭借其先发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在研学旅游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出版发行行业则利用其广泛的学校渠道资源,快速打开市场。教育公司则凭借强大的教研教学能力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为研学旅游注入了教育内涵。专业的研学旅行公司则以其深度的行业理解和个性化的服务,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下游消费者方面,研学旅游市场目标群体规模呈现增长态势。全国在校中小学生规模近2亿人,这为研学旅游市场提供了庞大的需求基础。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加,这为研学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

在业务模式方面,研学旅游主要有B2B和B2C两种模式。B2B模式主要是研学机构与学校合作,为学校提供研学服务。B2C模式则是研学机构直接面向学生和家长,提供研学产品和服务。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