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出游趋势洞察报告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随着社会生活的内卷化加剧,现代人对旅行的需求愈发强烈。旅行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观光,更成为了一种精神上的“充电”和心灵上的“旷野”时刻。

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达到56.15亿,同比增长14.8%。人们对旅行的热情在持续升温。社交媒体成为旅行生态的重要载体,相关内容声量同比增长180%,互动量同比增长25%。

2025年五一假期,由于“多休一天”的政策,旅游热度呈现爆发式增长,相关声量同比增长121%。小长假成为人们解锁更多目的地的契机,元旦、清明等假期的出游意愿指数也显著走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假期时间,去远方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在“卷生卷死”的工作中,打工人们渴望在周末逃离城市的喧嚣,去除“班味”。数据显示,周末去哪玩的话题在2025年上半年声量同比增长322%。人们选择在周末漫步公园、住进酒店享受“staycation”,或者走向周边城市乃至其他国家,实现短暂的逃离。江浙沪周边游成为热门选择,长三角城市群的“三小时休闲圈”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出游条件。

特种兵旅行热度不减,声量同比增长131%。这一现象从学生群体扩展到职场人士,他们利用周末时间,周五下班直奔机场,周一已到达工位。这种高效的行程规划,让职场人士在有限的时间内体验到跨越洲际的旅行。港澳地区、越南等成为热门目的地,而富国岛、金边等小众目的地的增速也十分惊人。

旅行者们越来越注重季节限定的美景和文化朝圣的体验。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秋季赏秋、冬季追雪,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南京的樱花、昆明的蓝花楹、大理的麦田成为春季踏青的热门目的地;而三亚的反向避暑、伊犁和呼伦贝尔的大草原则成为夏季旅行的亮点。文化朝圣方面,《黑神话:悟空》的爆火带动了山西古建旅游的热潮,各地冷门古建成为年轻人竞相打卡的“文化地标”。

越来越多的旅行者开始探索小众冷门目的地。智利、纳米比亚、萨摩亚等小众国家的声量显著增长。这些地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魅力吸引着旅行者。国内的小城也逐渐成为热门出游地。数据显示,2024年区县旅游出行人数同比增长76.4%,小城旅行的社交媒体分享量增长107%。齐齐哈尔、清远、衢州等小城以其美食、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成为旅行者的新宠。

旅行不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心灵的疗愈和文化的探索。在旅行中,人们重新邂逅了被日常消解的生活本真,修复了与自然、文化以及内在自我的深层联结。非遗文化、民俗活动的流行,为旅行注入了沉浸式体验的内核。打铁花、游神、鱼灯等非遗活动成为旅行者深度参与的项目,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圣地巡礼式旅行也逐渐成为一种热潮。人们专程探访影视剧、文学作品的取景地,或追寻具有特殊文化记忆的场所,完成对经典场景的情感复现和时空对话。这种沉浸式的“还原旅行”,成为连接虚构叙事与真实世界的精神仪式。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