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DeepSeek自2024年12月26日推出对标OpenAI GPT-4o的语言模型DeepSeek V3以来,便在AI行业迅速崭露头角。2025年1月20日,其发布的DeepSeek R1语言模型更是引发了美国投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系列动作不仅让DeepSeek在美国迅速出圈,还引发了社会层面对于AI技术及其商业模式的热烈讨论。随后,DeepSeek在中国也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AI和大模型领域的代名词,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在教学设计环节,DeepSeek展现出强大的能力。它能够根据课程主题、教学目标、学生特点等信息,快速生成课程大纲概要。教师只需输入课程基本信息,如“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掌握重要文学作品及其作者等,面向学生为大二中文系学生,课时安排为16课时,每课时45分钟”,DeepSeek便能在短时间内输出一份严谨风格的课程设计思路,涵盖每个课时的主要内容及时间分配。这种能力大大节省了教师在教学设计初期梳理框架的时间和精力,使其能够更专注于教学内容的深化和优化。
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DeepSeek同样表现出色。它可以围绕课程内容生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教学问题,涵盖从基础知识到高阶思维的不同层次,遵循认知发展规律。以《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为例,它能生成诸如“列举《诗经》的主要艺术手法”(记忆层次)到“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人物关系对整部作品主题的体现”(分析层次)再到“如果你是曹雪芹,你会如何改变《红楼梦》的结局,并说明理由”(创造层次)等问题,帮助学生逐步提升思维能力。
在教学资源开发方面,DeepSeek为教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可以智能生成学科文本教材和教学内容,无论是传统的文字教材,还是结合多媒体元素的PPT课件,都能快速生成初稿。教师需要为课程制作PPT,只需向DeepSeek输入课程大纲和重点内容,它便能生成一份包含文字、图片甚至视频链接的PPT初稿。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大大提高了教学资源开发的效率。
DeepSeek还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有趣的课后作业。这些作业不仅符合教学目标,还能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针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它可以设计“请结合《诗经》中的爱情诗,写一篇关于现代爱情观念与古代爱情观念差异的短文”这样的作业,既有趣味性,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DeepSeek的应用为师生互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通过智能体对话功能,教师可以实时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讲解《诗经》的艺术手法时,教师可以通过智能体与学生进行即时问答,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果发现学生对“赋、比、兴”等概念理解不够清晰,教师可以立即调整讲解方式,增加更多实例说明,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DeepSeek还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它可以用苏格拉底式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这种辅导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后评估是教学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DeepSeek在这一环节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协助教师制定详细的评估方法和标准,确保评估的公平性和准确性。例如,在期末考试中,DeepSeek可以帮助教师设计试卷,涵盖不同层次的知识点,并提供详细的评分标准。它还能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作业表现,生成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能力提升方案,为教师提供后续教学改进的参考依据。
DeepSeek的出现,为教育公平和个性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其开源、低成本的特性,使得更多学校和教育机构能够接入先进的AI技术,尤其是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这有助于缩小教育资源分配的差距,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
在个性化发展方面,DeepSeek通过精准的学情分析和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无论是学习能力强、需要更高层次挑战的学生,还是学习进度稍慢、需要更多辅导的学生,都能在DeepSeek的帮助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个性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