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GDP总额达到100万亿,同比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6万亿,同比增长6.5%,尽管增速较2023年有所放缓,但消费市场的活力依然强劲。但是消费市场的分化趋势愈发明显:线上消费持续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略有下降,但商品零售总额与餐饮收入增速分别降至3.5%和4.2%,实体商业面临不少的挑战。
在消费品类方面,基本生活消费保持稳定增长,但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速大幅下降;家电类商品得益于政府补贴政策,增长显著。升级类商品消费中,一半品类出现负增长,消费者在高端消费和性价比消费之间出现分化。
2024年,全国购物中心的场均日客流同比增长6.8%,达到2.5万人次。尽管新开购物中心数量较2023年减少,但现有购物中心的运营效率和吸引力显著提升。华东地区依然是购物中心的集中区域,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的人均购物中心面积和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在业态方面,零售业态整体收缩,但餐饮、娱乐服务及生活配套业态扩张明显。咖啡饮品、烘焙食品、数码电器等业态的门店数量显著增加,而珠宝饰品、家居用品等零售业态的占比有所下降。消费者对体验式消费和即时满足的需求增加,实体商业的业态布局正在向多元化和体验化转型。
2024年,实体商业的客流复苏趋势明显。年初受春节影响,客流出现波动,但随后逐步上升。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的客流表现尤为突出,成为推动全年客流增长的重要节点。值得注意的是,非法定节假日如情人节、七夕等也展现出强劲的客流吸引力,显示出消费者对特定节日的消费热情。
夜间经济的活跃度显著提升,夜间客流占比达到25.3%,较2023年大幅提高。年轻消费者成为夜间消费的主力军,购物中心的辐射范围逐渐缩小,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距离工作地或居住地较近的购物中心。
2024年,消费者的游逛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尽管消费者在购物中心的停留时间增加,但逛店数量微幅下降,消费者对购物体验有着深度需求。餐饮、零售和儿童业态的游逛时长提升,而生活配套和休闲娱乐的时长有所下降。
直接到访顾客的占比有所上升,轻食、男女装、家居等业态成为引流主力。轻食业态的直接到访顾客占比达到15.2%,成为购物中心的重要引流业态。这种变化为品牌和商家提供了新的营销方向:通过优化店铺布局、提供个性化服务来提升消费者的游逛体验。
2024年,品牌业态的扩张与收缩呈现出明显的动态。零售业态整体门店占比下降,但餐饮、娱乐服务及生活配套业态扩张明显。咖啡饮品、烘焙食品、数码电器等业态的门店数量显著增加,而珠宝饰品、家居用品等零售业态的占比有所下降。
在品牌层面,一些品牌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实现了逆势扩张。瑞幸咖啡、霸王茶姬等品牌在2024年新开门店数量显著增加,成为购物中心的重要引流品牌。一些传统零售品牌则面临收缩压力,需要通过优化门店布局、提升运营效率来应对市场变化。
奥特莱斯作为实体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呈现出平价与高端的两极分化趋势。平价奥特莱斯的客流逆势崛起,消费者追求性价比。在业态分布上,服饰依然是奥特莱斯的主要业态,但餐饮、服务娱乐等业态正在悄然扩张。平价奥特莱斯的客流增长率达到12.5%,显著高于高端奥特莱斯的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