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AI技术的分支,通过算法、模型、规则生成文本、图片、声音等内容。自20世纪50年代起,研究人员就开始利用算法模拟人类创作,但受限于计算能力和数据资源。21世纪深度学习的突破,尤其是生成对抗网络的提出,为AIGC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22年,OpenAI推出的ChatGPT模型,更是将AIGC从推向了新的高度,全球各行各业开始投入研究和应用探索。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日益全面,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AI产品数量迅速增长,我国已备案并上线的AI服务大模型达190多个,普及率达16.4%。截至2024年11月,我国309个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完成备案,其中北京、上海、广东三省备案产品数量占比分别为31.1%、27.2%和11.7%。

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迅速成为全球投资热点。OpenAI的估值在不到两年内增长超过五十倍,达到1570亿美元。IDC预测,2027年全球GAI市场规模将接近15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85.7%。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技术架构的变革。芯片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新四层架构技术体系,为技术的迭代提供了重要支撑。深度学习框架作为其“操作系统”,已成为推动人工智能软硬件快速迭代升级的核心焦点。

在用户端,AIGC产品以AI助手为主要形态,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交流、办公、创作体验。在企业端,各行各业积极拥抱AI带来的智能化升级浪潮,推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我国AI产业发展面临算力瓶颈和高质量数据集相对匮乏的问题。高性能芯片进口受限,国产人工智能芯片尚未达到顶尖水平。高质量数据集的缺乏限制了AI产品的训练效果。

AI产品的涌现也带来了安全和伦理问题,尤其是虚假信息和版权纠纷问题。技术的进步需要与安全风险管理同步,确保技术发展符合社会伦理和价值观。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