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运动户外冲锋衣消费白皮书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2025 年,中国冲锋衣市场迎来历史性突破。数据显示,全国冲锋衣市场规模已达 287 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 18.5%,中国正式跻身全球第三大冲锋衣市场。曾经的专业户外装备,如今已成为横跨山野与都市的 “国民服饰”,消费需求从基础防护全面升级为功能、时尚、环保与智能的多维追求。

2025 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 7 万亿元,其中户外运动产业与健身休闲产业规模均达到 3 万亿元。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升至 38.5%,健康意识的觉醒让更多人走进户外,直接带动户外服饰市场规模达到 161.1 亿元,而冲锋衣作为核心品类,以 287 亿元规模占据户外运动市场 13% 的份额,成为名副其实的 “刚需装备”。

线上渠道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京东数据显示,2023 年至 2025 年初,冲锋衣线上销售额持续保持量价齐升态势,消费升级趋势特别明显。800 元以下入门级市场占比 51.8%,仍保持稳定增长;800至2000 元中端市场占比 31.2%,同比增长突出;2000 元以上高端市场占比达 17%,增速最为显著,消费者愿意为技术含量和产品品质支付溢价的趋势。

区域消费格局呈现新变化。一线城市仍是消费主力,占比 38%,但三四线下沉市场增速迅猛,占比已达 20%,成为新的增长引擎。从地域来看,北方依托刚需消费基础保持稳健,南方则在户外运动热潮与消费升级驱动下增长更快,区域市场格局趋于平衡。华东地区以 34% 的消费占比领跑全国,华南、华中、东北、西北地区分别占比 22%、16%、13%、9% ,形成全域开花的消费格局。

社媒传播进一步助推市场升温。2024至2025 年,户外功能服饰社媒声量同比暴涨 70%,冲锋衣成为讨论热度最高的品类之一。“山系工装”“通勤”“软壳”“三合一” 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单层冲锋衣、软壳衣裤的社媒讨论热度居高不下,其中软壳衣裤声量占比 32%,同比增长 136%,羽绒三合一冲锋衣声量同比增长 119%,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2025 年中国冲锋衣消费市场呈现鲜明的圈层化特征,五大核心消费群体各具特色,共同构成市场主体。其中,都市户外通勤族占比最高,达 31%,成为市场中高端产品的主力消费群体;硬核户外党占比 23%,是高端产品线的核心客群;品质生活家、新生代 Z 世代、家庭消费达人分别占比 19%、18%、9%,各自引领着不同的消费潮流。

硬核户外党以 30至45 岁男性为主,户外运动经验丰富,年户外活动次数超 50 次。他们追求专业性能至上,重点关注防水、透湿、耐磨等核心技术参数,对价格不敏感,愿意为顶级性能支付溢价。在购买渠道上,他们更倾向于专业户外渠道,重视品牌的专业性和技术底蕴,2000 元以上的高端产品是其首选。

都市户外通勤族年龄集中在 25至40 岁,男女比例均衡,主要分布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他们将冲锋衣视为多功能服装,既满足周末户外活动需求,又适应日常通勤场景,追求功能与时尚的平衡。数据显示,该群体 2024 年消费增速达 45%,是五大群体中增速最快的板块。800至2000 元价格段的产品最受其欢迎,哥伦比亚、可隆等品牌的多功能款式销量领先,可隆风脊石墨烯软壳夹克成为兼具通勤与户外属性的爆款产品。

品质生活家多为 35至55 岁的高收入人群,重视生活品质和健康生活方式。他们购买冲锋衣不仅看重实用功能,更关注品牌调性、环保理念和科技故事,愿意为可持续材料和工艺支付 30% 以上的溢价。这类消费者注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青睐有明确环保承诺的品牌,安踏无氟膜冲锋衣等具备环保属性的产品成为其首选。

新生代 Z 世代以 95 后、00 后为主,涵盖学生和初入职场者,深受社交媒体影响。他们将冲锋衣视为社交货币和个性化表达工具,易被网红博主种草,热衷潮流联名和限量款式。虽然预算有限,但购买频次高,对国货接受度高,重点关注产品颜值和社交媒体属性。800 元以下的高性价比产品是其主流选择。

家庭消费达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消费,重点关注儿童冲锋衣和家庭出游装备。安全性与性价比是其核心考量因素,偏好购买家庭套装和系列产品。这类消费者对功能性要求全面,需要适应多种户外场景,同时注重产品易打理和耐久性,品牌忠诚度较高。

2025 年,冲锋衣消费决策已从单一功能导向转向多维价值导向,功能性、设计感、品牌价值、环保属性、性价比成为消费者考量的前五大因素,其中功能性和设计感的关注度分别高达 98% 和 92%。

功能性仍是核心基础需求,但已从基础防护向高阶功能延伸。防水透湿功能已成为标配,消费者更多关注 “轻量便携”“耐磨抗撕裂”“智能调温” 等进阶功能。数据显示,“轻量” 关键词的冲锋衣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83%,“轻量便携” 关注度增长 42%,“耐磨抗撕裂” 关注度增长 38%,“智能调温” 关注度更是飙升 57%。

设计感成为重要的购买驱动力。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传统冲锋衣的刻板形象,而是追求个性化表达与时尚审美。鲜明且具有辨识度的色系受到市场喜爱,宽松轮廓与立体剪裁日益流行,兼顾穿着舒适度与风格表达。社媒讨论中,“美式”“工装风”“潮流” 等关键词高频出现,印证了冲锋衣从专业装备向时尚单品的转型趋势。

品牌价值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国产品牌通过科技自研和设计创新,建立起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安踏自主研发的无氟膜技术,不仅实现了技术突破,更传递了环保理念,显著增强了品牌好感度。数据显示,国产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占有率已大幅提升至 58%。

环保属性成为重要的差异化因素。76% 的消费者重视产品的环保特性,标注 “再生材料”“无氟环保” 等绿色关键词的产品销售额增速,是普通产品的 2.3 倍。无氟防水技术、生物基材料等环保方案广泛应用。

性价比仍是不可忽视的考量因素。在同等功能和设计下,价格依然影响消费决策。国产品牌通过供应链整合和效率提升,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部分品牌成功将高性能产品价格控制在国际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实现了高性能防水透湿材料科技的普惠应用,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

冲锋衣产品根据面料结构分为软壳与硬壳两大品类,各自形成明确的功能边界,满足不同场景需求。软壳主打 “弹软舒适”,通常由多层面料制成,外层多为弹性材料,内层为保暖材料,透气性、弹性和舒适性较高,适合日常通勤或低强度运动;硬壳主打 “硬核防护”,通常由三层材料构成,外层防水,内层含透气膜,兼具防水和耐磨性,适合雨雪天气或中高强度户外活动。

面料性能差异明显:硬壳采用全压胶工艺 + 防水膜,可抗暴雨,防风性能好,外层尼龙耐磨指数达 40000 + 次,但透气性和舒适性不及软壳;软壳仅防泼水,持续降雨会渗透,防风性中等,但无膜结构使其透气性比硬壳高出 40%,且柔软带弹性,活动自由度更高。社媒数据显示,软壳衣裤声量占比 32%,同比增长 136%,单层冲锋衣声量占比 41%,同比增长 63%,两大品类共同主导市场。

热门面料科技各有侧重。软壳面料中,尼龙以高耐磨性、弹性好的特点,多用于需抗撕裂的外层;聚酯纤维吸湿快干、轻便,适合日常通勤;氨纶则用于提升弹性,增强活动自由度。

冲锋衣的应用场景已全面拓宽,从专业户外延伸至都市通勤、轻运动等多元场景,不同场景的需求特征差异明显,推动产品向精细化、专业化发展。

专业户外场景适用于登山、徒步、滑雪等恶劣气候条件下的高强度活动,核心需求是极致防护、可靠性与专业性。这类场景对冲锋衣的防水、透湿、耐磨性能要求极高,2000 元以上的高端硬壳产品成为首选。数据显示,登山、徒步、滑雪等专业运动的冲锋衣消费占比分别达 12.7%、10.68%、9.77%,是硬核户外党的核心消费场景。

城市通勤场景是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核心需求是功能与时尚平衡、多场景适用。消费者既希望冲锋衣能应对日常通勤中的天气变化,又能满足周末户外活动需求,800至2000 元的中高端产品最受欢迎。

轻户外场景涵盖 Citywalk、周末自驾游、郊区露营等低强度活动,核心需求是轻量便携、易收纳与性价比。800 元以下的产品是市场主流,慢跑、骑行、瑜伽等运动场景的消费占比分别达 18.14%、16.25%、9.36%。

儿童户外场景随着家庭消费的兴起快速增长,核心需求是安全性、舒适性与易打理。家庭消费达人更倾向于购买家庭套装产品,儿童冲锋衣需满足多场景适配需求,同时注重环保材质与安全设计。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