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媒体市场发展趋势报告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号『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2025 年,中国媒体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从个体情绪共鸣到群体价值观共识,再到跨文化共同体构建,媒体的角色已超越信息传播,成为赋能品牌、凝聚社会、连接世界的核心力量。数据显示,当代社会结构变迁与压力环境催生情绪经济,短视频平台相关话题播放量屡破纪录,同时用户对高质内容的需求倒逼媒体 “再中心化”,品牌出海与文化交流更推动媒体走向全球舞台。

情绪经济的崛起,让媒体从信息传递者转变为情绪挖掘者、引导者与转化者。数据显示,疗愈类话题总播放量达 7096.9 亿次缓解焦虑类话题播放量 270.3 亿次彰显身份认同的话题阅读量 112.1 亿次,表达自我态度的话题播放量 371.3 亿次。这些数据印证了当代人对情感连接、情绪释放与身份认同的强烈需求,也为媒体赋能品牌提供了明确方向。在情绪传播中,媒体通过优质内容产品与话题设置,精准触达用户情感痛点。

媒体不再依赖经验判断,而是通过 “数据验证 + 内容优化” 的模式,提升情绪传播精准度。点赞、评论、分享等用户行为数据,成为量化情绪共鸣程度的核心指标。

媒体不仅能激发情绪,更能推动情绪共鸣向消费行为迁移,让 “情绪梗” 成为产品创新方向,让情绪氛围成为品牌价值核心。2025 年,赛博功德话题走红网络,折射出年轻人用 “自嘲” 寻求小确幸的情绪需求,带动电子木鱼等数字衍生品销量暴涨。运动品牌敏锐捕捉到年轻人因 “孤独” 催生的 “城市归属感” 情绪,推出 “City Walk 装备” 套装,包含轻便背包、多功能运动手表等产品,结合 我的城市漫游日记话题传播,上市首月销售额突破 8000 万元,成为年度爆款。在高端品牌领域,一些产品将非遗技艺与智能科技融合,通过品牌定位,激发用户 “文化自豪 + 科技惊叹” 的双重情绪,成功实现品牌价值升级。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让情绪传播从 “被动响应” 转向 “主动预判”。情感计算 AI 系统通过面部识别、生理信号监测等技术,将主观情绪转化为可量化数据;社媒聆听工具则实时追踪社交媒体中的情绪趋势,为媒体与品牌提供决策依据。

碎片化传播曾是媒体市场的主流趋势,但 2025 年数据显示,用户对低质、虚假信息的不满与品牌对营销分散化的焦虑,共同推动媒体 “再中心化”,从 “流量时代” 迈向 “价值时代”。

用户对算法推荐的信任度持续下降。调研显示,过半用户对社交媒体的算法智能推荐内容感到 “一般” 或 “不满”,80% 的用户对 AI 个性化新闻持怀疑态度,核心原因是 “算法无法预测真实兴趣”“提供无用或虚假内容”。品牌在碎片化营销中面临成本高、认知散的困境。调研指出,采用碎片化营销策略的品牌,媒体营销花费较竞品多 20%,但用户对品牌的认知一致性下降 35%,不少品牌反馈 “每一个用户接收的渠道和内容不一样,对品牌的认知也都不一样”。

在不满情绪推动下,高质内容开始吸引高收入人群回归。优质内容对核心用户的吸引力正在增强。用户对 KOL 推广的信任度持续走低,相关数据显示,不信任 KOL 推广的消费者数量,是不信任普通广告的 2 倍多,进一步凸显 “专业、权威” 内容的价值。

面对碎片化困境,品牌开始将资源向中心化媒体倾斜,核心目标是构建 “统一的品牌理念”。这一理念包含三个维度:统一的品牌价值观、统一的品牌文化、统一的品牌策略。在传播渠道选择上,主流媒体成为品牌首选,因为其具备 “主流表达、主流渠道、主流价值观” 的三重优势,能够确保品牌信息在不同用户群体中保持一致性。

媒体的 “再中心化” 并非回归传统单向传播,而是通过 “结构化、系列化、议题设置”,构建以专业、信任与价值认同为核心的传播体系。

结构化是 “再中心化” 的基础,让内容从 “无序碎片” 变为 “可识别、可关联、可复用” 的信息体系。具体包括内容认知结构化、内容分发结构化)、内容生产管理结构化。2025 年,主流媒体推出的 “政策解读” 专栏,通过 “核心要点 + 案例解读 + 民生影响” 的结构化模板,让政策信息的用户理解度提升 60%,转发率较传统解读内容高 3 倍。

系列化是 “再中心化” 的核心,通过 IP 化运营实现 “流量” 向 “留量” 的转化。媒体不再依赖单条爆款内容,而是打造可持续的内容矩阵,建立用户与品牌的深度情感连接。某财经媒体推出的《中国企业创新实录》系列报道,每月聚焦一家创新企业,从技术研发、市场应用到社会价值,进行全方位解读,形成稳定的用户阅读习惯,系列内容总阅读量超 10 亿次,衍生出线下论坛、企业培训等增值服务,实现 “内容 IP” 的商业闭环。

议题设置与引领是 “再中心化” 的关键,让媒体成为社会共识的 “凝聚者”。2025 年,总台春晚首次引入机器人表演节目,引发 “机器人技术生活化” 的全民讨论,随后北京马拉松邀请机器人参与赛事服务、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杭州推出 “机器人梦想之夜” 晚会,形成 “机器人 +” 的系列议题,推动 “科技融入生活” 成为年度社会共识,相关话题总曝光量超 50 亿次,带动机器人消费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35%。

2025 年,中国品牌出海进入 “高质量发展阶段”,媒体作为文化传播与品牌背书的核心力量,正通过 “全球化布局 + 本土化叙事 + 在地化运营”,帮助中国品牌从 “走出去” 迈向 “走进去”。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国出口总值达 13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7.2%,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持续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显著增强。截至 2025 年 8 月,国内媒体在海外社交媒体开设账号数量突破 2300 个,重点企业海外平台账号常态运营数量超 260 个,其中 64 个账号粉丝量超百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传播中心数量达 85 个,CGTN在海外落地国家和地区超 200 个,用户规模突破 7 亿。品牌与媒体的 “同步出海”,形成了 “产品输出 + 文化传播” 的双重合力,为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建立信任奠定基础。

中国媒体不再局限于 “单向输出中国文化”,而是采用 “本土化视角”,让中国故事融入全球语境。在内容创作中,媒体通过 “讲世界故事、讲中国生活方式、讲中国治理成效” 三大方向,打破文化壁垒。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